某商业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一级,建筑高度20.6m,地上各层为百货、小商品和餐饮,地下一层为超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地上一至三层设计疏散人数为2000人,四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800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该是( )m。
某高度为120m的高层办公建筑,其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低于( )min。
在环境温度低于4度的地区,建设一座地下车库,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系统的设计参数按照火灾危险等级的中危险级II级确定,其作用面积不应小于( )平方米。
下列建筑中,室内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必须设置高位消防水箱的是( )。
建筑面积为5000的单层丙类厂房
建筑面积为40000的4层丁类厂房
建筑面积为5000的2层办公楼
建筑面积为30000的3层商业中心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水雾喷头使水从连续的水流状态分解转变成不连续的细小水雾滴喷射出来.因此它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下列不属于水喷雰灭火机理的是( )。
某商业综合体建筑,其办公区、酒店区、商业区分别设置消防控制室,并将办公区的消防控制室作为主消防控制室,其他2个作为分消防控制室。下列关于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金属配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该厂房采取的下列防爆措施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某棉纺织厂的纺织联合厂房,在通风机的前端设置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如需将过滤后的空气循环使用,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
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建筑面积为的地下停车库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建筑高度小于50m的公共建筑,宜优先考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的规定,人防工程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人防工程中电影院的观众厅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为( )。
某多功能建筑,建筑高度为54.8m座楼梯间分别位于“一”字形内走廊的尽端,楼梯间形式和疏散宽度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2600,用途为餐厅、设备房;地上共14层,建筑面积为24000,用途为歌舞娱乐、宾馆、办公。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建筑消防设施。下列关于该建筑房间疏散门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九至十四层每层的会议室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m
位于地下一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50、使用人数为10人的小餐厅,设置1个向内开启的疏散门
位于三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80、使用人数为50人的会议室,设置2个向内开启的疏散门
位于一层的一个建筑面积为60、使用人数为16人的录像厅,设置1个向外开启的疏散门
某可燃物堆场,室外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为55L/s,室外消火栓选用DN150,其流量为15L/s。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该堆场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应小于( )个。
某场所配置的灭火器型号为“MF/ABC10”,下列对该灭火器类型、规格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油品装卸码头设置的装卸甲、乙类油品的泊位,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某商业建筑,东西长为100m、南北宽为60m、建筑高度为26m,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40L/s,南侧布置消防扑救面。沿该建筑南测消防扑救面设置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 )个。
下列城市汽车加油加气站中,应设消防给水系统的有( )。
某寒冷地区环境温度低于4℃,有一个地上3层、建筑面积为40000的汽车库,未设置采暖设施,该汽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采用( )等系统。
对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中,在计算人员安全疏散时间时,应确定人员密度、疏散宽度、行走速度等相关参数。行走速度的确定需考虑影响行走的速度的因素。影响行走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
某建筑在山坡上的办公楼,建筑高度为48m,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8m和32m,地下设置了2层汽车库,建筑的背面和两侧无法设置消防车道。下列该办公楼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正面一侧的边缘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为5m-7m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宽度为12m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坡度为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在建筑正面,因受大门雨蓬的影响,在大门前不能连续布置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位于可承受重型消防车压力的地下室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