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题库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 620 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 。其围岩级别及长度见隧道纵断面示意图3。合同总工期为 20 个月。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结项目地质和设备条件,拟在全断面法、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CD 法、CRD 法 5 种工法中选择组织施工。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 70~90m/月,Ⅳ 围岩 50~70m/月,Ⅴ级围岩 30~50m/月,施工准备 3 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 3 个月。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隧道应布置几个工作面?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2.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怙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根据背景资料,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分别采用哪些施工工法较合理?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 K8+780~K8+810为 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 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 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如下图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校验→养护。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示意图

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地夯实,使压实度达到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 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

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

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 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 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 1/4,最小尺寸不小于 15c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 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 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

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

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

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

3、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

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

5、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查看答案